- 杨永林
<正>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经济特征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随着改革工作的全面展开,尤其是农业生产责任制、国营企业经济责任制以及其它方面各种责任制的推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按劳分配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是怎样提出按劳分配理论的,实行按劳分配应具备哪些前提条件,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是什么,在这样的条件下按劳分配的涵义有什么新变化,探讨这些问题,对于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至为重要。
1983年0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柳植
<正> 一九七八年冬,我曾写过一篇《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见《陕西师大学报》一九七九年第1期)。当时曾提出:十月革命后,列宁开始想通过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全民的计算与监督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后来发现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这条道路走不通,才又转向以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基本内容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列宁从实践中找到的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好方法。这几年来,国内学者对新经济政策问题开展了广泛的讨论,使自己得益不少。但作者仍觉得余意未尽,有必要从列宁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进一步探讨这一论题。
1983年02期 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文周
<正> 抽象上升到具体,是马克思《资本论》特有的叙述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资本论》中的一个具体体现。这个方法不仅贯穿于《资本论》第一卷到第三卷,而且各卷之中无不如此。《资本论》的中心范畴是资本,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在理论上的再现。整个《资本论》是从“资本一般”(第一卷)到“资本特殊”(第二卷)再到“资本个别”(第三卷),这是由抽象的资本范畴上升到具体的资本范畴的一个完整过程。《资本论》的每一卷,也都有一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下面,我仅就《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关于资本本质的理论表述层次,来谈谈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及其特点。
1983年02期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崇国
<正>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卓越地体现了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学的一致,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学习这本书,不仅要学习它的基本原理,还要学习它的科学方法,只有掌握了它的方法,才能更深刻地领会它的原理。关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方法论问题,列宁在最后“结论”中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线索。“结论”中的“四个观点”,实际上也是讲四种方法。这里首先谈谈比较的方法。列宁指出:评价经验批判主义,“首先必须把这种哲学的理论基础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加以比较。”(《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359页。以下简称《唯批》,引文只注页码。)《唯批》的前三章作了这种比较。第一章比较了它们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
1983年02期 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王瑶教授于三月中旬来西安参加《小说鉴赏文库·中国现代卷》定稿会议。该书选入作品一百零五篇,分三卷六册,约二百多万字,即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王瑶教授和我校中文系刁汝钧教授分别担任正副主编。在此期间,王教授来我校作了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民族性问题的学术报告,深受广大
1983年02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云
<正> 关于度的定义,哲学界的提法很不统一。如何确定统一的度的定义,显然是一个必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提供一条粗浅的思路。截至目前为止,哲学界对于度的定义,就其有一定的代表性或特点而言,大概有如下一些提法: 黑格尔:“尺度是有质的定量”、“尺度是质与量的统一”。(《小逻辑》,第234页) 艾思奇:“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数量界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978年版第100页) 肖前等:“所谓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辩证唯物主义原理》,1981年版第173页)
1983年02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养林
<正> 一、百年以来心理学理论研究中的问题和今后的方向关于百年以来心理学理论研究中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其1977年制订的《心理学学科规划(草案)》中,曾经作出过比较切合实际和值得重视的评述。《规划(草案)》中说:“一百多年来,欧美等国的心理学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但在理论上,由于受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严重束缚,陷于四分五裂,缺乏正确的理论观点指导,出现了所谓‘心理学的理论危机’。”——究竟缺乏的是怎样的正确的理论观点指导,这里没有指出来。我们认为:缺乏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理论观点指导。
1983年02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畅广元
<正>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已经崛起,王蒙,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位佼佼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王蒙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地思考“我们文学艺术的发展问题”,同时,“在茫茫的生活海洋,时间与空间的海洋,文学与艺术的海洋之中”,一丝不苟地寻找着自己的“位置”、“支持点”、“主题”、“题材”、“形式和风格”①,全力以赴地“为了更加成熟的文学”②,辛勤劳动、大胆探索。他认为:“成熟的文学应该是更加多样的文学,它应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③因此,他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小说创作多样化”④,并且非常严肃地向广大读者表示:“我愿
1983年02期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芳云
<正> 一八三八年九月,林则徐上书清政府,请令禁烟。以大学士穆彰阿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大量收受英商贿赂,反对禁烟。当时任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的陕西蒲城人王鼎则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支持林则徐的禁烟主张,向道光皇帝进言:“林则徐多谋善断,有为有守,堪当重任”。道光帝采纳了王鼎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往广州查办。从此,这两位杰出的爱国者便结下深厚的友谊。当腐败的清政府在英国侵略者面前屈膝投降,并将林则徐革职,充军伊犁的时候,王鼎曾领衔保奏不果。时王鼎出任治河总督,他不顾穆彰阿辈的反对,极力挽留林则徐协助他“襄办河工”。从1841年8月到第二年2月,他二人同心协力,不辞劳苦,在风沙冰雪中奔波筹划,率领数万民工日夜奋
1983年0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霍松林
<正>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但理解上却颇有分歧。例如或认为诗人“从生活中抓取出富有趣味的又能够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小片断来加以描绘,调子是轻松愉快的”;或认为作者“因当前富有诗意的生活而联想到以前诗人骑驴的故事,有尚友古人的意思”;或认为“在这首诗里,表现出诗人善于即景生情地发掘生活中的诗意,并且随手拈来,似乎全
1983年02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家骏
<正> 崔致远是唐末僖宗时代的诗人和文学家,史书上没有他的传记,只《新唐书·艺文志》中载:他有《四六集》一卷,《桂苑笔耕集》一部。崔致远是骈文大家,可惜他的《四六集》已失传,仅留《桂苑笔耕集》二十卷,收入《四部丛刊》之中。清初编的《全唐诗》没有收入一首崔致远的诗。日本人上毛河世宁辑有《全唐诗逸》三卷,从《千载佳句》、《东人诗话》中辑录了崔致远一首绝句,七首诗的各一联共七个片断。我国唐诗学者似乎还很少研究这位诗人。崔致远又是朝鲜新罗时代的学术家和文学家,是朝鲜文学史上一位有名的诗人。朝鲜的历史与文学史中一般地提到这位诗人和作家,但翔实的论述也不多。这大概有语言
1983年02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何晓毅
<正> 古代曲江池遗址在今西安市东南的曲江池公社一带,早在秦汉时就是有名的风景区。这儿原有一天然池沼,因池水曲折,故名曲江。唐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动用民力,疏凿黄渠引水入曲江,使池水剧增。池面宽阔,碧波荡漾,沙鸥翔集,百舸竞渡。池岸广建楼阁亭榭,“其南有紫云楼、芙蓉宛,其西有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列,烟水明媚”(康骈《剧谈录》)。自帝王将相至商贾庶民,莫不毕集。每逢节日,曲江两岸“幄幕云布,车马填塞,虹彩映日,馨香满路”(《西京杂记》)。曲江池也是一个产诗的地方。许多诗人墨客一到曲江便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所谓“杏园盛会”、“雁塔题咏”,就是当时很荣耀的一种诗事。在曲江池里,“朝士词人
1983年02期 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军
<正> 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是有影响的作品之一。这幅画问世以后,即引起评论家的注意,有贬有褒,争论不休。但争论的焦点并不是整个作品的好坏,而是集中在对其中所画的“雪中芭蕉”应如何看待的问题上。诋之者谓其“不知寒暑”,辩之者称其“不拘四时”,誉之者美其为“得心应手”、“造理入神”,是“艺苑奇构”。争论热烈而持久,从对一幅具体作品的品评演进为对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的探索。“雪中芭蕉”因此成为讨论南宗画和神韵说的著名例证。历代关于“雪蕉”的争论的意见,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通过对雪中有无芭蕉的考证,推断这幅画的得失;二是对雪中芭蕉寓意的辨析。分别略述如次: 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引唐张彦远《画评》谓: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
1983年02期 78-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英志
<正> 在中国文学史上,陕西不乏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诗人,如司马迁、班固、杨炯、王昌龄、杜牧、韦庄等等,皆似明星彪炳于史册;但是专门进行诗歌批评或诗学研究者却颇为罕见。《新唐书·艺文志》曾载王昌龄《诗格》二卷,至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又改载为《诗格》一卷、《诗中密旨》一卷,但认为是伪书,因此不可断定。现在唯一尚有影响而又可确定为陕西人氏所撰的诗话性质的著作,就是马位的《秋窗随笔》一卷。马位字思山,号石亭,陕西武功人,官刑部员外郎,生卒年不详,但从其自述《秋窗随笔》写于“乾隆己未”(1739年)①,又为“杭堇浦先生诗友”(杭堇浦名杭世骏,1695—1772年)②,及其“年方壮卒”③等情况来考察,可推断马位为清代康、乾年
1983年02期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学报编辑工作概述》讨论会于5月9日至16日在我校举行。北大、川大、兰大、西大、山西大学、新疆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东师大、华中师院、湖南师院、西北师院、青海师院、陕西财院、西安外院等17所院校学报编辑部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本刊编辑部主持召开,着重讨论了谢振中同志编写的《学报编辑工作概述》
1983年02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枝富
<正> 在《史记》中,特别是在《史记》的《平准书》和《货殖列传》中,司马迁系统地总结了秦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历史,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经济的正确主张和进步观点,对阻碍经济发展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辩证地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表达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发展经济观。1在《史记》中,司马迁倾注了对承平时代的向往,对战乱时代的怨愤。从秦末汉初到司马迁时一百多年,大致经历了离乱——承平——战争的过程。秦汉之际,“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争战不断,“丈夫从军旅,老弱移粮饷”,①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财货消耗殆尽,以至于汉朝建立后,“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②从汉兴到景帝七十多年,虽然中间有一些小的战争,但
1983年02期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齐勇锋
<正> 安史之乱后的新建禁军——神策军,是一支以宦官为统帅、由其完全控制的军队。它具有不同于其它军队的一系列特征,在中晚唐的政治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旧唐书无志记载兵制,新书虽增写了兵志,却语焉不详,舛误甚多。唐长孺先生著《唐书兵志笺正》,对《新唐书·兵志》的错误一一疏理纠谬,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神策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笺正》的主要任务是诠释纠误,而不是补葺疏漏,对整个唐代兵制作系统的考述。因而,神策军的全貌仍然不清。现行的通史教材和某些隋唐史专著在谈及神策军时,多因其为宦官所掌而大加贬责。本文缀辑神策军的有关资料,试就某些传统的看法提出商榷,希望对于进一步研究唐代兵制和中晚唐政治史,有所裨益。
1983年02期 94-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9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刘智亭
<正> 科举制度肇始于隋朝。隋王朝建立后,为适应全国统一新形势的要求,消除长期以来南北士人之间存在的界限,实行科举制度,用考试办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官吏。隋文帝开皇七年(五八七年)定制:“诸州岁贡三人。”凡学有成就的士人,可向州县求举,经考试合格,贡送到朝廷覆试。开皇十八年(五九八年)又“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志行修谨”是有德,“清平干济”是有才,以德、才分科取士,这是隋文帝想变更已往以文章取士惯例的措施。隋炀帝即位以后,定十科举人,大业三年(六○七年)下诏说: 夫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或节义可称,或操履清
1983年02期 102-106+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古建军
<正> 副词是实词还是虚词,这是我国语法界长期以来议无定论的一个问题。从我国最早的语法书《马氏文通》到目前为止,对于副词的归属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认为副词应归属于实词,持这种意见的人不多,主要有马建忠、胡裕树、黄伯荣、张静等人;一是认为副词应归属于虚词,这大概是我国语法界大多数人的意见和习惯的分法,如杨树达、杨伯峻、刘景农、王力、张志公等人持这种意见;高名凯、吕叔湘等人,则把副词的归属问题先挂起来,期待解决。笔者认为,高名凯先生和吕叔湘先生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深思的,也是目前我国语法界亟待解决的。副词归属于实词对呢,还是归属于虚词对呢?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都不是科学地解决
1983年02期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蒲喜明
<正> 现代汉语中结构助词“的”的用法,目前的语法书中所谈到的有四种:(1)用在定语之后作定语的标志,如“中国的命运已经完全掌握在中国人民的手中了”;(2)附着在词或词组的后边,组成“的”字结构作主语或宾语,如“应该注意的还是要注意”、“骑马的过去了”、“我要那个红的”;(3)附着在联合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糖啊豆啊饼干啊的摆了一桌子”、“买了些文具纸张什么的”;(4)和“似”组成“似的”,再和别的词语组成“……似的”的比况结构,作定语或状语,如“锦
1983年02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董健桥
<正> 陕西省哲学学会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人文杂志》编辑部、《陕西师大学报》编辑部于1983年1月17日在西安联合召开第一次“关学”讨论会。西安地区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教学、科研的专业工作者二十余人参加讨论,陕西省社联主席郭琦、副主席赵谭冰也参加了会议。“关学”是张载创立的学派,此后,关中地区“理学盖昌”,即从研释张载著作而论,如明代吕楠之《张子钞释》、韩邦奇之《正蒙解》、刘玑之《正蒙会稿》、清初李元春之《张子释要》等,几乎代代相传,“道脉不绝”。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将“关学”作为宋明理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学派,科学地加以研究,还是建国以后
1983年02期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