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本源
<正>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批判资产阶级史学中形成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而革命,在马克思看来,是把批判的武器变为武器的批判。列宁指出:早在1843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这个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中“已作为一个革命家出现,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批判的观念是贯穿在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的一个统一的、重大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包括历史理论和历史编纂学)也是这样。它一开始就以批判地战胜资产阶级史学为目标。
1983年03期 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卫俊秀
<正> 前几天,接到友人从外地寄来了件邮包。打开一看:《野草诠释》,许杰,一九八一年出版。这真是我所急需的一件礼物。因为远在一九五四年的时候,拙作《鲁迅<野草>探索>,在上海泥土社出版了,当时参考书很少,无从借鉴;加以思想上的种种戒惧,总是不敢放笔直书;又因水平有限,所以偏颇、曲解之处,自知是很不少的。现在这类分析、注解、研究的著作,可就多起来了。要想从事这门著述,条件比先前要优越得多。可以作为参考材料的,不难找到百把十种;而且越来越
1983年03期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傅正乾
<正> 郭沫若前期的诗歌创作与泛神论思想的关系问题,是长期以来早已为人们所注意的一个研究课题。从《女神》的最早的研究者谢康、闻一多开始,直到近几年,经过不少人的研究,逐步扩大了研究的范围,深化了研究的内容。应该充分肯定,几十年来,虽然这项研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断过十年,但仍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同时,也应该看到,在以往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和问题。总的来说,一是无限夸大了泛神论在
1983年03期 24-3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白坚
<正> 一、值得探讨的问题武则天是第七世纪后期实际统治中国四十多年的皇后和皇帝。就其政治才能和影响来看,不但是封建社会妇女中的,而且是封建帝王中的杰出人物。可是在一姓称尊的封建正统观点和男性中心的封建宗法观点的支配之下,她被歪曲了一千多年。在正统史家的记载里,在小说、戏曲的描写里,“荒淫”、“好杀”代替了她的政治业绩,人身攻击掩盖了她的历史作用。我们今天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武则天重新评价,恢复其历史本来面目,是
1983年03期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永延
<正> 茅盾是我国无产阶级伟大的文化战士和文学巨匠。他为中国现代文学宝库创造了许多艺术珍品,更为新文学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茅盾是从一个“为人生、为社会、为大众”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共产主义者的。他的文学理论建树,经历过一段曲折的道路,从自然主义经现实主义,逐步演变、发展到革命现实主义。
1983年03期 4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邓素贤
<正> 在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者关系的问题上,我国曾经出现过重大失误。表现在思想上,主要是长期存在的“左”的倾向,五八年的“共产风”与十年浩劫中的“穷过渡”,就属于这种性质。当前另一种思想苗头就是对于共产主义的怀疑和动摇。所谓“共产主义渺茫论”、“缺乏实践检验论”、“超阶段论”,就是其表现。这两种倾向虽其性质与表现程度不同,但认识的失误却有共同点,即均出自于对社会主义与共产
1983年03期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舒宪
<正> 黑格尔有一个深刻的命题:熟知非真知。他写道:“一般说来,有一种最习以为常的自欺欺人的事情,就是在认识的时候先假定某种东西是已经熟知了的,因而就这样地不去管它了。这样的知识,既不知道它是怎样来的,因而无论怎样说来说去,都不能离开原地而前进一步。”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受苏联“正统”理论的影响和极“左”思潮的冲击,马克思主义被看做是与“人”
1983年03期 6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余怀彦
,杨文极
<正> 让·保尔·萨特(J·P·Sartre 1905——1980)是当代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一位资本主义世界享有盛誉的思想家。现在,萨特虽已逝世,但他的思想影响并未因他去世而终止。萨特继承了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又继承了尼采的英雄本色、自我选择、个人奋斗的观点和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方法,还吸取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本主义思想,形成了他颇具特色的存在主义哲学。
1983年03期 74-7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方汉文
<正> 《萨特究研》(法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刊)是我国当前一本对萨特以至整个外国文学研究有一定影响的书,甚至对现代外国哲学的研究也有关连。《编选者序》(以下简称《序》)认为,萨特的哲学思想把人的存在归结为自由的选择和创造,充实了“人类存在的积极意义,不失为人生道路上一种可取的动力”。然后,以这种“自由选择”为主导,分析了萨特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萨特文学作品的进步意义:其一,萨特对世界荒诞的认识,反映了“哲学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不满”。其二,萨特的“他人即地狱”的观念是“对资本主义现实中丑恶的人与人的关系的
1983年03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怀玉
<正> 《陕西师大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发表了拙文《关于物质定义之我见》。我自知两年前的那篇文章是不很成熟的,但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哲学界的关注和讨论还是令人高兴的。本文试图以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基本思想为依据,揭示物质概念的内在规定,对于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有所帮助。(一)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基本思想。
1983年03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志贤
<正> 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的含义,是理解价值规律的基础。为了进一步研究价值规律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把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的论述搞清楚。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从两方面认识社会必要劳动的。比如有的同志说:“社会必要劳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生产单位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一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所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后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
1983年03期 91-9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文棠
<正> 作为我国魏晋时期两大主要社会思潮的玄学和佛学,以其“玄虚”的思想内容和抽象的思辨形式,曾经在当时的意识形态领域,各树一帜,并对后来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过久远的影响。但是,究竟如何正确地认识魏晋玄学与佛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佛学从属于玄学,或者说就是玄学的“变相”和“发展阶段”,还是佛学从当时的需要出发,融合改造了玄学,形成独立的思想体系?笔者拟从分析道安佛教哲学思想的形成入手,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1983年03期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荣孟源
<正>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是胡适的实用主义治学方法。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文中说:“用这个方法来做学问,可以无大差失;用这种态度来做人处事,可以不至于被人蒙着眼睛牵着鼻子走……被孔丘、朱熹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这种方法曾经在史学界兴风作浪,流毒四方。全国解放之
1983年03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世范
<正> 《辞海·神策军》条有两处明显错误。一是把白志贞说成宦官,而新旧《唐书》白志贞传却明白记载白为朝官而非宦官,其它有关记载亦均无白为宦官之说。一是定神策军分为左右厢于贞元时,而新旧《唐书》及《通鉴》几乎所有有关记载都能证明神策军分为左右厢在德宗兴元年十月。至于《新唐书·兵志》及《通鉴》卷223代宗永泰元年十月载神策军分为左右厢于永泰元年,唐长孺早已指出其谬。
1983年03期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晓军
<正> 公元六六三年八月,在朝鲜半岛西南部的锦江口,唐日两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海战,日军战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江(自村江)之战。日军败后,日本政府一面在国内采取一系列防御应急措施,同时在外交政策上也发生重大转变,战后短短的六、七年内,异乎寻常地接连派出三次使节入唐,
1983年03期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李俊
<正> 历来《论语》的注家极多。由于注者的思想观点不同,加之《论语》言词过于简略,所以释词析理多所分歧,这里,仅就《论语》的第一篇第一章试作辨析。(一)词句内容辨一、辨“习”一般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把“学而时习之”的“习”解释为“复习”、“温习”、“诵习”等,译为“学了又经常复习它”。这是不完全符合原意的。“习”在《论语》全书中共用三次:
1983年03期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占武
<正> 将“没”释为“死”,自古及今,是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如《广韵》《辞海》(新)都持这种说法,即:“没,通‘殁’,死亡。”现今一些流行的古汉语读本也竟相承无异辞,似乎这种诠释已成定论,无可置疑。然而,我认为,“没”作如此释,固然在本义上是对的,但尚有未尽之处。请看下面的例子: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重点号系引者所加,下同)
1983年03期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金德平
<正> 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表中共有二十一个声母,其中六个是不送气音:b、d、g、j.zh、z,与之相对应的六个是送气音:P、t、k、q、ch、c。在学习和研究现代汉语语音时,必须搞清楚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定义,必须明辨这两组音的本质区别。国内出版的汉语语音书籍一般都谈到了这两个问题。如黄伯荣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指出:“按发音时呼出气流的强弱,可以把普通话声母中的塞音、塞擦音分为送气
1983年03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震林
<正> 唐九成宫即随仁寿宫在什么地方?《通鉴》胡注在岐州普润县,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说在千阳县。此二说都是不对的。据《麟游县志》载. “隋大业初,置普润于麟西,乃汉漆地也。始隶扶风,后属麟游郡,唐武德初废郡为州,贞观中州废,以县属岐州……洎五代,麟与普润并隶凤翔而属关西道,宋兴置秦凤路以统郡,金置天兴军于郡,麟与普仍为之属,有元以来,普润废而入麟。“又《旧唐书·地理志》载:
1983年03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