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金仓
中国现代神话学至今仍维持着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中国上古时代像西方一样也曾创造过丰富多彩的神话,至商周之际大部分神话被历史学家改造为历史传说而发生了一次神话的历史化,因而神话学的首要任务便是将历史“还原”为神话。这个假定是20年代在茅盾的《神话研究ABC》中确定的,而茅盾的神话理论则主要是在英国古典进化论者郎格以及当时盛行的疑古思潮影响下形成的。中西神话在本质上是有重大差别的,西方神话是以自然神为核心的,中国神话的重心却在英雄崇拜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神话历史化”,因而21世纪中国神话学有必要重新建立自己的体系。
2000年03期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下载次数:4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 王晖
先周季历时期周人以武力征服西北戎狄部落,奠定了周人称霸西方的基本局面。文王时期一方面对西北戎狄进行征服;另一方面迂回经汉水南下对江汉及江淮流域的蛮夷进行征服,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战略格局,为克商并夺取天下奠定了基本条件。
2000年03期 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李裕民
郭店楚墓的下葬年代,发掘者定为战国中期晚段,学界大多以此为出发点,去研究墓中竹简年代及墓主,然而这一前提并不正确。从器物形制特征等方面考察,应在战国晚期前段,即公元前299年至前278年间。墓主人决非陈良或环渊,从身分、下葬年代、竹简中反映的某些思想等角度看,他很可能是楚太子横之师慎到。
2000年03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杜文玉
刘光琦是唐代著名大宦官,刘氏家族是唐代众多的宦官家族中的一个典型家族。这个家族和唐代大多数宦官家族一样,并不是一开始而是到刘光琦这一代才成为宦官家族,其后又延续四代,形成了宦官世家。通过对这个家族六代的任官情况、社会关系、政治活动以及家族籍贯、聚居地、坟茔地等详尽考证,对刘光琦本人的生平和政治影响作出了客观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的一个侧面。
2000年03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觅道2000年03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士光
西汉初高祖刘邦建都长安,既看重关中地区当时便于控内御外的宏观地理优势,同时还看重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优越。西汉200余年的史实也表明,关中地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对都城长安的建设与物资供应以及经济的繁荣提供了物质保证;而西汉王朝针对王畿所在的关中地区采取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措施,也对保护与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0年03期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10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吴少梅
古代罗马社会中的同性恋是“希腊化”的结果。比较古代罗马与希腊的同性恋,二者从内容到形式已毫无共同之处。同性恋在罗马的遭遇一方面证实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统对人类性关系的制约,另一方面使我们从中透视出希腊、罗马文明的差异。
2000年03期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6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宋永成
法国海军舰队是“二战”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之一,但是这支劲旅在“二战”中非但没有成为驰骋沙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生力军,反而沦为维希政府停战求和、偏安一隅的可悲工具,以致于最终不得不自沉海底,为法兰西民族留下了千古遗恨。
2000年03期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相录2000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秦安
从社会文化层面剖析了“柏拉图主义”数学真理观的产生及其在文艺复兴和近代科学中的历史演变。通过对数学真理与基督教神学从融合到决裂的恢宏的思想变革与认识进步的分析,勾勒出了数学真理曲折的发展轨迹并最终达到科学意义上的真理观念的艰难历程。
2000年03期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冯家臻
西部大开发不仅为陕西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而且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的改善、优化经济结构、吸引境外客商方面为陕西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多角度的发展契机。我们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把陕西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旅游胜地。为此,陕西必0须向游客提供一流的旅游精品,一流的旅游服务,一流的旅游环境,开展一流的旅游营销。同时,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加强西北五省区的联合和协作,共作“西北旅游”一张牌,促进陕西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2000年03期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明
房地产业具有较强的前后向关联作用。综合全球经济未来景气状况和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特点,中国将加入WTO,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内消费结构和消费者预期的变化,全国与陕西房地产业经营利润的动态轨迹,外商的看好陕西房地产市场,说明陕西房地产业在新世纪的开端面临绝好的机遇。陕西不应拘守于目前主导产业的选择,而应关注房地产的中长期增益前景。
2000年03期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军
从1997年下半年起我国的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政府动用了财政、货币、收入分配等扩大内需的政策来刺激经济,但由于时间性、开放性、市场性因素的影响,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2000年03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任保平,史耀疆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然而由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等原因使得全球也包括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效果不佳。从经济学的本质来看,非可持续发展主要由于制度性的缺陷而形成。要推动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合适的制度安排,规范人们的行为。
2000年03期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武天林
生产关系概念源于马克思的交往形式理论。在变革社会制度的革命年代,人们侧重于从物质利益分割角度来理解生产关系,这种理解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暴露出明显的历史局限性,我们应根据改革实践的经验重释马克思的交往形式理论,把生产关系全面理解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物质利益的分割关系和合作关系的统一。
2000年03期 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李水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过程,力戒浮躁不入和墨守陈规;是辩证的否定过程,力戒违背发展规律的否定一切;是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力戒消极等靠和脱离实际;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力戒刻意创新和纯粹的花样翻新。
2000年03期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雅琴
早期中国宇宙观有三个特征:一是时空的“循环变易观”,后来儒道分别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中庸”和“反者道之动”的特色思维;二是天人相通的政治—宗教色彩,使得非宗教的儒学担当起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实际功用,知识分子也以积极入仕为己任;三是“天事必象”的特征,奠定了中国古代非形而上学的文化偏好。我们欲寻中国文化之源,应给予夏商周三代以足够的重视。
2000年03期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恒健
新世纪伊始,中国美学转型在三个方面呈现端倪。超越美学以其生存论的人类学本体论的深度开掘,以彰显生存的本源性、本己性和主体间性为转型建基。审美文化研究以其对审美文化生存性的高度敏感,关注和护持为转型开道。美学的“中国化”则以其虚实相生的生命识度,为转型呼唤着一种具有原发生存势态的风神气象。美学的转型实质是:回到本源性的生活世界,在新世纪开出一条美学新路。
2000年03期 108-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黄文前
伽达默尔对游戏问题极其关注。他认为游戏是以游戏自身为目的的,游戏者与观者都是主体,游戏有经验的“同一性”,同时也有经验的开放性。时间性、历史性是其游戏说的脉络与思想方法。在场、效果意识、历史视域等观念开启出游戏的意义,即存在的给出。游戏不仅是艺术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2000年03期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史志谨
鲁迅的人生观是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种人生观以实现人的解放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以“生命不息、斗争不止”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鲁迅的生活观是:生活着就应该摧毁黑暗和散播光明,生活着就应该为人类崇高的理想而奋斗。鲁迅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贡献,把为劳苦大众服务牺牲作为生活的目的。鲁迅以这个人生目的自律并用以衡量和评价他人。鲁迅主张以满怀信心和勇气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矛盾和苦痛作为人生的态度。鲁迅自身有苦痛的时候,也有快乐的时候。而这个“快乐”正是在与“苦痛捣乱”和“以血饲人”中获得的。
2000年03期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阎庆生
家庭和学校教育强化了茅盾童年时期思维功能优先发展的倾向;青年后期七八年间的从政经历,使他形成了浓厚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心理,它们依托于理论思维,无形中造成了对主体情感功能的压抑,导致了作家艺术心理与政治心理的冲突;对社会政治求“大”与“全”的视角,在“时效性”的驱赶下变文学的“时代性”为“时事性”,社会运动方面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人物阶级性的高度注意等原因,导致了茅盾小说的理性化倾斜。
2000年03期 127-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黎明
鲁迅与茅盾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时,在其价值取向、审美取向、理论与创作的侧重点、艺术视野诸方面均显示出鲜明的个体差异性。这是主体自身文化心理结构与客观社会——文化语境双向互动的结果。正是这种个体差异性,使得鲁迅与茅盾的文学创作分别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殊异的现代现实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的传统。
2000年03期 136-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顾庆
胡适是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对新文学的贡献不仅在于提倡白话文,推动文学形式的革命,更在于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倡文学内容的革命,阐述了他的“历史进化的文学”、“平民文学”、“人的文学”、“写实主义文学”等新的文学观念。他创建新文学的努力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0年03期 14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渡边晴夫
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创作无论从质到量都呈现出大的发展,许多著名作家如刘心武、王蒙、汪曾祺等人都尝试运用这一文体进行创作。在理论方面不仅接受了“立意新颖、情节完整、结尾惊奇”三原则,而且独有所创。微型小说创作出现系列化的新发展趋向,涌现出了《芸斋小说》、《钓人的孩子》等具有总体冲击力的系列小小说。
2000年03期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郭建民2000年03期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林祥
心理学以实证主义为逻辑起点而迈上了其作为现代科学的“科学化”道路,但其百余年的发展并未真正解决心理学的根本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心理学现代性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心理学后现代建构的有关问题。心理学后现代建构的基本原则只能是“和而不同”,在此原则下谋求世界心理学的后现代建构必须注意心理学的异地发展和双向选择问题,而“互补性心理学”则是西方心理学后现代建构的必然归宿。
2000年03期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霍涌泉
实现教育现代化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当前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学术创新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大众化及终身化。作为履行高等教育教学职责的大学教师,只有具备全、新、高的专家型学者的素质,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严峻挑战。人格动机与创新态度品质、教学专长、学术研究专长、社会服务意识和技能,是一名成功教师应该具有的核心素质指标。专家型教师是高校新型教师素质的典型代表。
2000年03期 160-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席蔚华
民权运动是美国多元化的理论基础,人口多元化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也促使了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势在必行。免费公立学校教育带来的权力分散导致了不平等的制度化。当前,美国学校在实现多元化文化教育中,理论上有5种独特的方法或模式,实践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面临着多元化教育政策、师资结构及学校改革模式等的挑战。
2000年03期 169-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8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0 ] - 胡宁2000年03期 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积玉2000年03期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