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古典文学与素质教育

    霍松林

    20 0 2年 1 0月 1 1日至 1 5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文学遗产》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暨我校文学院联合举办了“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会议就 2 0世纪与 2 1世纪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建构、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与高校人文化教学等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本刊本期特选 6篇大会发言稿 ,作为笔谈刊发 ,以飨读者。

    2003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加强对国外中国文学研究之研究

    邓绍基

    2003年01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以开放的思维和姿态迎接新世纪

    张忠纲

    2003年01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责任

    胡明

    2003年01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融会贯通 开拓创新

    陶文鹏

    2003年01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立理论、文献、创作三结合的古代文学博士生培养机制

    刘扬忠

    2003年01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由余事到主导:建安文人立言价值观的演进历程

    张振龙

    建安是"人的觉醒"时期,为此立德、立功成为建安文人价值追求的主导,立言仅为建安文人的余事。但由于建安文人普遍都存在着一种"志不果"、"道不行"的缺憾与苦闷,故立言成为他们补救现实缺失的途径。经过他们的创作实践,立言终于在其价值观中由余事走上主导,杨修的《答临淄侯笺》与曹丕的《典论·论文》则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完成。

    2003年01期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明清长篇家族小说及其叙事模式

    王建科

    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样态模塑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叙事视角。中国社会以家族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社会结构,是中国文学特别是明清家庭家族类小说戏曲创作形成的历史基础。宋元时期的家庭戏对明代家族小说具有很大影响。明代家族小说的开山之作是被笼统称为"世情小说"的《金瓶梅》,以西门一家而及天下,以家庭交际圈来展现社会人生,呈现出家庭—社会半网络式叙事模式。《红楼梦》比《金瓶梅》有所发展,成为家族—社会立体网络式叙事模式的典范之作。《林兰香》、《醒世姻缘传》、《歧路灯》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以家族兴衰或衰兴反映社会人生。明清家族小说不是特意寻找一种网状结构来超越线性结构,而是这种叙事结构与中国社会结构、人们的交际方式相一致,与小说内容相一致。

    2003年01期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7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身体的敞开与性别的改造——《金瓶梅》身体叙事的释读

    冯文楼

    《金瓶梅》中细密的性行为描写,实际上是对"身体"的还原性敞开。这种精神的悬搁和对身体之实体性的直观把握,构成小说"写实"的基础,由此展示出晚明时期人之感觉性的生存情状和多元性、无根性的快适追求。但在这一"写实性"的身体叙事中,又隐藏着对女性性别的改造与重构。这一男性中心主义的叙事立场,使小说的"写实"含有了"非写实"的成分。其中内含的等式是:"女性"="欲望","女色"="情色";在这一非本真的显现中,所谓"客观性"="男性化"。

    2003年01期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当代中国文化和文学:在民族性和开放性之间

    童庆炳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当代的文化建设面临着趋同与求异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存在两种文化理论:文化进化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前者只求同而漠视异,后者又只求异而漠视同。但这两种文化理论都不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我们的文化立场和方针应是"开放型的民族性"文化,即在吸收中外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发展我们的文化。

    2003年01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再定义自己——全球化时代对人文知识分子的历史要求

    畅广元

    再定义自己,是全球化时代对人文知识分子的历史要求。正确认识这一历史要求,就必须站在公正的立场,从政治的、学术的和文化传播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面对全球化时代所呈现出的不平等、不公正的事实,人文知识分子理应把全球化理论转换成一种批评新论,并在批判中明确再定义自己的价值取向。必须批判人类文化趋同论,必须批判独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理论宣传的"向心逻辑",必须确立公正的人类意识。再定义自己要具体化到个体的内外精神结构的调整与更新上,它需要人文知识分子以一种大视野、高文化和担道义的精神来支撑。

    2003年01期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

    王向峰

    随着物质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的扩大,以致经济的全球化,民族之间的文化或文学的交流与共享也不断扩大,使世界上许多民族的优秀文化汇聚成为全球性的文化格局。文化的民族性与全球性的融通,使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发生了变化,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有文化自信心的民族,应以民族文化为制衡条件,积极参与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推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

    2003年01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定位与重构——《三教融合与中西会通》自序

    陈俊民

    20世纪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中国哲学作为一种学术体系,在百年间经过学科定位、对象界定、融合中西、理论重构,亦基本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学术转型。胡适确有"创始之功",冯友兰深思力作,为之树立了"典范"。面对世纪之交全球化思潮兴起、文化多元主义流行、世界范围内中国思想研究非哲学化的历史文化取向变化,及其中国哲学工作者"同行迷失"之困惑,"中国哲学"的学科独立性又一次面临挑战。为此要继续沿着冯友兰"接着讲"的"哲学创作(重构)"思路,在如何既能保持"中国的"属性和特质不变而又能促进其向"现代"创造性转化这两个有机联系的问题上,进一步对中国哲学的定位和重构进行新的哲学思考。

    2003年01期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经营思想及其对现代农业的启示

    颜玉怀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变革时代,农业经营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突出表现为由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方式转变;形成了"月令"管理模式和个体家庭经营制,并产生了动植物资源保护思想;指导农业生产和管理的"三才"理论也形成了。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作用,而且对后世的农业经营管理乃至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时至今日仍不乏启迪意义。

    2003年01期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郝松枝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较全面、成功的一次改革。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通过改革国力达到鼎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地分崩离析,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姓族、对门阀士族制度的移植,使得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迅速腐化,而腐化则是导致北魏亡国的根本因素。改革中的扬弃十分重要。

    2003年01期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唐代宗室管理制度论略

    介永强

    唐代宗室管理机构比较完备,专职机构宗正寺和王府官与关涉机构协同处理宗室事务。唐王朝十分注重宗正的人选,尤其是宗正卿和宗正少卿多由德高望隆、戚属尊贵的宗室担任。纵观唐代将近300年的历史,不同时期宗室政策各不相同,带有阶段性的特点。高祖至高宗朝,是唐代宗室管理制度的奠基时期;武后、中宗和睿宗朝,初建的宗室管理制度旋即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玄宗朝整饬确立了唐代宗室管理制度;肃宗至唐末,宗室制度随着王朝政治的变化而演变。

    2003年01期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道德体验引论

    刘惊铎

    道德体验论意在阐明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是道德教育的本体。道德体验作为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从三重生态的视界消融了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二元"对立主体观"。道德体验论将教育者改称为"导引者",受教育者改称为"体验者",凸显道德教育的情境性、建构性、生成性和创造性,并从体验活动和体验课程的融合上展开实践探索。在道德体验中,体验者可达成生态体验的境界。

    2003年01期 8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0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6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高校学术权力行政化

    阎亚林

    从内部结构考察,权力可以分解为权源、主体、对象、运行及保障等要素。学术权力及其有效地运行是各相关要素共同合力作用的结果。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存于学校权力体系中,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越位或滥用是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权力行政化的主要根源。基于大学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传统,充分认识高校"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的管理特性,我国高校权力协调的重点是提高学术权力,并相应地限制行政权力。

    2003年01期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6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问题探析

    谢秀英

    从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基本上确立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及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财政体制。这种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虽然有利于调动一切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但同时也滋生了一些缺陷,如各级政府间的能力与责任不对等,中央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不明,地区间教育投入和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上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力,农民义务教育负担沉重等。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育公平。

    2003年01期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民办教育的困扰与对策

    杨发民,魏纯华,闫安全,韩飞

    日益勃兴的民办教育正在面临着来自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惯性的严重困扰,主要是产权不明晰、不允许营利、待遇不平等、穿新鞋走老路。破解困扰的根本对策,首先是打造公正、明确、具体的法制平台;其次是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与不同类型教育相互衔接的体制平台;再次是营造催人奋进的舆论平台。

    2003年01期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翻译与翻译中的情感输入

    孙立恒

    文学作品中译者的情感输入是必要的,要避免太具主观色彩的情感输入以防造成"讹"传之作;科技翻译要避免涉及个人情感,力求客观理性。译者要根据不同读者的阅读目的及接受能力,合理处理翻译中的情感输入,译者情感的输入,无论多少,都应是原作者所给予他的忠实的情感反应,而不是凭主观想象发挥出来的情感。

    2003年01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编辑主体性再探

    何菊玲

    编辑主体性是编辑主体在编辑实践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即是编辑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在编辑主体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评价活动中,编辑主体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全面、最充分的体现。现代编辑主体的主要标志就在于他们在主客体的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更高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编辑主体性的确立程度是区分现代编辑主体和传统编辑主体的重要分野。

    2003年01期 11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论社会因素对编辑活动的影响

    蒋万胜

    编辑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编辑活动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三大构成要素的制约。它们分别在编辑活动中起着导向、决定和渗透作用。

    2003年01期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