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石2005年03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学智
历史上尝谓“以德报怨”(或“报怨以德”)之说是老子或孔子的话语,这实属误解。“以德报怨”既非出于老子或道家,也非出于孔子或儒家,同时亦非孔、老所赞同的思想;它是春秋以降曾流行于社会上的诸种怨德相报方式中的一种,体现了德治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社会价值认同;孔、老对此都做了理性的反思,后世儒、道学者也对之多不认同,而南宋朱熹对其所做的“只是伪”、“不诚”的批评更值得重视。在今天看来,“以德报怨”是一种虽有合理因素又有更多缺陷的道德要求,且与当今社会的法治精神不相吻合,因而不宜褒扬和提倡。
2005年03期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6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丁为祥
良知是指道德理性的内在凝结与知能化表现而言。良知之“能”主要体现着道德理性对现实世界的观照与统摄作用;其“不能”则体现着良知与现实世界的隔离性与超越性。从孟子到张载到王阳明,良知一直沿着“能”的方向发展,至阳明弟子徐爱,始有“不能”的追究。从历史的角度看,良知“能”与“不能”的界限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色彩:先秦的“不能”,至宋明而成为“能”,张载的“能”,至阳明又成为“不能”,而至熊十力复又成为“能”,其“能”的界限始终随着主体的体认度与认同度的深化而不断拓展,并且也始终是以“不能”作为其“能”的前提基础与现实支撑的。
2005年03期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钟闻2005年03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似珍,王莹珏
冯友兰的“道中庸”从在共相层面“中庸”诠释出发,获得贯通形上形下的基础,从而使其关于人生境界学说具有了不同前人的特色。他采纳将道德理念与价值观念相结合的思路,把中庸与群己之辩、义利之辩结合起来,体现出运用逻辑分析方法于中国哲学、结合中西方哲学等努力,具有方法论与理论观念方面的启示意义。
2005年03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钟书林2005年03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乐黛云
《学衡》杂志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在“昌明国粹”方面,《学衡》派不同意自由派的“弃旧图新”,更不同意激进派的“破旧立新”,而认同于以“存旧立新”、“推陈出新”或“层层递嬗而为新”的新人文主义;在“融化新知”方面,《学衡》派反对“窥时俯仰”、“惟新是骛”,强调摒除西洋文明根据其特殊之历史、民情等为解决一时一地问题而发的部分,而寻求其具有普遍永久性的、真正属于世界的西方文化。在古今中西的坐标上,《学衡》派一方面不同意革命论和进化论,与激进派和自由派相抗衡;另一方面强调变化和发展,因而超越了当时的旧保守主义;在引介西学方面则以全面考察,深及根底,取我所需,抛弃长期纠缠的“体用”框架而独树一帜,成为2 0世纪初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03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李震
乡村是2 0世纪中国文化裂变的阵痛中心,也是2 0世纪汉语文学最重要的话语资源,因此乡村小说便成为2 0世纪汉语文学中成就最高的领域。站在今天的认识高度,从作家的主体立场、审美视角、叙事策略,及其在现代性建构中的意义等角度进行考察,2 0世纪乡村小说呈现出三种基本传统:从鲁迅到韩少功是以知识分子立场、文化批判形成的启蒙传统;从废名、沈从文、孙犁到汪曾祺、贾平凹是以知识分子立场、人性审美形成的诗化传统;从赵树理、柳青到高晓声、路遥是以农民立场、现实视角形成的“史诗”传统。这三种传统,在90年代出现的乡村小说《白鹿原》中实现了全面整合与超越。《白鹿原》由此获得了将中国乡村小说推向成熟的文学史意义。
2005年03期 3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郭洪雷
在文学史写作中,存在着一个叙事的纬度,其中包括再现和表达两个层面。在具体的修撰行为中,二者同时运作并交互影响。由于对客观性的追求,过去对文学史写作的研究忽视了富于文学性和修辞性的表达层面。通过对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这一个案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了文学性与修辞性在文学史修撰中存在的必然性,以及它们存在的方式。也正是由于表达层面的存在,使得对文学史写作的意识形态分析成为可能。
2005年03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唐晴川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建立在对西方女性主义横向移植的基础上的,但它对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框架、思想资源、话语模式的借鉴,并非囫囵吞枣地全盘“拿来”,而是依据着中国批评者自己的本土经验有所辨析、有所选择地接受;它的精神品质、理论形态具有鲜明的西方后现代主义色彩,但它关注的问题和思考的方式又带有强烈的本土性。它始终立足于本土历史文化经验和语境,以中国文学和文化为研究对象,审视和批判中国既存的性别文化秩序。可以说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已被有效地植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一种新批评方法和潮流。
2005年03期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晁福林
《诗经》有三篇《扬之水》,分别属于《王风》、《郑风》和《唐风》。上博简《诗论》提到的《汤(扬)之水》究属何篇,是一个比较费解的问题。从诗旨上看,简文所指者当属《郑风》。由诸篇《扬之水》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较为深入地认识《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兴”与“比”的区别问题。
2005年03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7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潘定武2005年03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鹏举
明代乐府诗有其重要价值:反映历史事件的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其历史价值;反映诗歌风气的转移和文学观念的演变,是其文学价值;作品承载着士人心态的变化,是其思想价值。如此丰富的价值应引起学界相应的关注。
2005年03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白静
明代是《花间集》传播接受的兴盛时期。与前代相比,此时出现了商业传播的新模式。《花间集》的绮丽色彩和柔靡情思迎合了明人崇艳尚情、追求婉媚的审美心理,从而大行于世,成为明人填词必修的典范读物。这种典范作用反过来又进一步助长了明代词坛崇尚香艳的审美风尚。
2005年03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浩
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应重视地域空间因素。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的地域空间因素可以从贯穿性、假定性、制约性、差别性、矛盾性五个方面考虑。站在文学的立场上,要警惕都市化、现代化及全球化对文学地域性的消解,防止文学的水土流失、文学荒漠化的出现。
2005年03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5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王晖
尧舜时代是一个社会转折的重要时代,由于史前大洪水,处于黄河下游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氏族部落都集中到黄河中游的豫西、晋南及陕东一带。由于公共事务的繁多,各种官员的设立便越来越多。到禹的时代,兵器的使用与战争的出现也增多了,刑法及管理刑法的官员便出现了;这样派往各方诸侯视察监督的使官也出现了,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赋税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了,于是早期国家的政治组织形态便形成了。同时也出现了由新石器晚期各区域文化“满天星斗”的格局向黄河中游文明中心转变的特点。
2005年03期 7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2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周晓薇
龙是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在中国人心目中被视为崇高的精神象征。龙王,同样是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并且有着与龙相同的呼风唤雨、掌握水脉大权的职司,可是他却没有具备龙的神圣与威严,非但如此,古代文人史官们对龙王的嘲弄与贬低,更使龙王几乎充满了人格化的性情而黯淡了神化的光彩。究其缘故,主要是因为其形象乃泊来于佛教文化,其资格终不厕于“国之典祀”,其寓意已演成为人们刺世嫉邪的矛头指向。
2005年03期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钟书林2005年03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段塔丽
“夫妻合葬”是唐代社会一种广为流行的丧葬习俗。“夫妻合葬”习俗所蕴藏的性别文化内涵在于“妻从夫葬”,这是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在丧葬礼俗文化中的反映。在唐代“夫妻合葬”习俗中,“妻从夫葬”居主导地位,但“夫从妻葬”的合葬形式亦不乏其例。究其原因,与唐代社会开放、唐人礼法观念较松弛以及女性地位较高有密切关系。
2005年03期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8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杜文玉
起居制度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五代时期的起居制度虽沿袭唐制,但却比唐制更加繁复,其内容主要包括内殿起居、外官问起居、巡幸起居、外命妇问起居以及一些不定期的起居活动等。五代起居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变化较大,起伏波动,废置无常,然亦有新创,如五日内殿起居等,并对宋代以及后世诸朝的起居制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005年03期 102-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鹏;
用法律规范各级政府教育投资行为和教育收费行为是我国教育法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政府履行法定义务、依法收费是解决教育收费失范的根本。教育收费行为的失范与教育法律责任的缺失、含糊 ,与各级政府教育投资责任的不明有关 ,也与我国公民权利意识淡漠、教育行政执法不力、权利救济渠道不畅有关。完善现行教育法体系 ,强化教育法的实施力度 ,将教育收费行为纳入到法制轨道是解决教育收费失范问题的有效途径。
2005年03期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国庆
自由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惟一和最高目的是获取知识和发展智慧,教育不应该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从古至今这一思想在英国的教育理论中一脉相承,其影响渗透到英国现代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考察自由教育思想对英国教育实践的影响,也给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2005年03期 11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郝鹏展2005年03期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栗洪武
陕甘宁边区高等学校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之后,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新型的、能够适应革命战争与边区建设需要的“干校教育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教育干部第一、办学形式多样、为战争服务与建设服务并重、教学原则与方法灵活以及重视提高教育效益等。这些基本特点对于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许多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005年03期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钟闻2005年03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