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美学研究

  • 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与审美本质

    尤西林;

    21世纪汉语美学主流基本已否弃了审美本质论。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也不再享有经典根据地位。但对实践美学的反思批判恰恰深化了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与审美本质论的问题意识,回应这些问题成为深入诠释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动力。"美的规律""自由劳动"与"人的本质"三位一体结构及其超越性,所展示的不仅是有解释力的审美本质及其贯通的新实践美学系统,而且提供了抗衡现代虚无主义的真善美精神视野范式。

    2016年06期 v.45;No.213 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0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 阴阳范畴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体现

    张再林;

    无独有偶,与现代哲学家梅洛-庞蒂的"身体间性"这一身体哲学的核心概念一致,中国古代阴阳范畴可区分为"显微无间"的阴阳、"阳禀阴受"的阴阳以及"乾男坤女"的阴阳这三个层面。而无论是"显微无间",还是"阳禀阴受",抑或是"乾男坤女",都一步步深入而浅出地为我们指向了"一阴一阳之谓道"之"道"。故中国古人所谓的"文以载道"之"道",与其说是儒家式的伦理道德之"道",不如说就是大易的"阴阳之道"之"道"。因而唯有从该"道"出发,我们才能把握和领悟中国文学艺术之为中国文学艺术、中国文学艺术之所以独秀于林的众妙之门、万窍之管钥。

    2016年06期 v.45;No.213 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北宋新旧党争影响下的笔记小说创作

    程国赋;叶菁;

    北宋新旧党争是宋代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此进行论述的笔记小说亦有不少。整理涉及新旧党争的55部笔记小说,其类别有:其一,属于旧党成员并坚定地反对变法者;其二,与旧党成员有亲缘或师从关系者;其三,与新党成员有亲缘关系者。他们在笔记小说中记录政事,描写党争,阐明自己的观点,使得笔记小说成为党派斗争的另一面镜子。其目的或补史之阙,或为党争而作,涉及新旧两党关于新法的论争、旧党对于新党用人方面的不赞成、新旧党人在学术上的冲突、新旧党争中的诗案、旧党对于新党人士的人身攻击、旧党指责王安石《日录》的问题等6个方面。而这6个方面中具有文学性的小说故事大多出现在写作于南宋时期的笔记小说中,以打击新党为写作目的。其写作手法主要有扭曲事实、虚构故事和曲意理解及引申发挥等三类。

    2016年06期 v.45;No.213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世贞《艺苑卮言》的文本生成及文学观之演进

    魏宏远;

    《艺苑卮言》呈现出的是王世贞早年的文学思想,随著随刊,有多个版本,卷数不一,成书过程复杂,王世贞曾多次修改,晚年自悔少作,认为《艺苑卮言》是"四十前未定之书",并因书中"戏学《世说》""是古非今"而自悔。一方面是王世贞悔其少作,另一方面《艺苑卮言》又多次刊印。当"文本主旨"与作者新"意图"发生矛盾时,作者新"意图"对读者的接受并不再起决定性作用。王世贞晚年对《艺苑卮言》的否定也产生了其早、晚年作品孰优孰劣之争。

    2016年06期 v.45;No.213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论《聊斋志异》中的“限知视角”叙事——兼论中国文言小说视角控制技巧的演进

    段宗社;

    中国文言小说传统中,随着叙事由散漫走向精致,以晋宋之际的《白水素女》为标志,形成了一种"聚焦"叙事技巧。唐人沈既济《任氏传》为狐女任氏作传引入两位视点人物以展示人物事迹的方式,不同于以往史传文中由作者直接讲述的方式,标志着中国文言小说已发展出视角控制技巧。蒲松龄《聊斋志异》发挥这一技巧,发展出纯粹的"限知视角"叙事艺术。从对《黄英》《王货郎》等小说的分析可以看出,"限知视角"在《聊斋志异》长篇和短篇的叙事中已经广泛运用,获得了曲折含蓄而洁净明雅的叙事效果。视角控制技巧在古代作家那里主要借助对小说文本领悟而传承。

    2016年06期 v.45;No.213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8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世界史研究

  • 美国民间的冷战斗士:亨利·迈耶斯及其冷战委员会

    白建才;

    一部冷战国际史,并非仅仅是美苏及其盟国政府间相互争夺的历史,大量民众与非政府组织亦投身其中,扮演了各种角色,对冷战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亨利·迈耶斯及其冷战委员会便是其典型代表。1961年初,迈耶斯与一些志同道合者成立冷战委员会,并以此为平台,投入到反击所谓共产主义扩张的斗争中。他们展开极其频繁的教育传播活动,宣传共产主义的扩张及美国面临的威胁,敦促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外宣传战。他们与国内各相关非政府组织及国会议员密切联系,共同鞭策政府采取行动,特别是要求政府建立一个培养训练对外宣传战士的自由研究院。他们的活动获得了许多民间人士及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和响应,从而加剧了国内外的冷战气氛。迈耶斯及其冷战委员会的出现,或曰"迈耶斯现象",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和缩影,反映了当时东西方冷战的尖锐和美国民间存在的强烈反共情绪,代表了美国众多民间反共人士和组织的思想与活动。事实表明,美国不少民间人士和非政府组织并非冷战的旁观者或被动参与者,而是主动参与者、积极推动者和有力支持者,在动员本国民众、演变敌国民心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政府无法发挥的作用,最终加速了冷战的结束。

    2016年06期 v.45;No.213 4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冷战初期美国对东欧国家心理战行动探析

    史澎海;

    冷战初期,为了瓦解苏联集团,削弱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的力量,美国将矛头对准了东欧国家。除了采取政治、经济和军事行动外,美国还采取了被称之为"第四种武器"的心理战,试图通过这一政策武器来实现对东欧的政策目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宣传战以及实施精心策划的心理战计划,美国的心理战行动在东欧国家取得了一定效果,使东欧与苏联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对冷战初期美国对东欧国家开展的心理战行动进行探析,有助于推动冷战国际史的研究,同时也能对美国实现政策目标手段的多样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2016年06期 v.45;No.213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阿萨德时期叙利亚政治稳定与国家治理能力评析

    王新刚;马帅;

    1970年代阿萨德重建政治权威,推进经济改革扩大政治基础,整合社会力量增强政治认同,使叙利亚摆脱了自1946年独立以来的政治权威衰朽与国家动荡,实现了政治稳定。1980年代在经历了经济困顿、政教冲突和权力斗争后,叙利亚重新实现稳定。1990年代,叙利亚面临经济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双重压力,阿拉维少数派专权,阿萨德健康状况恶化及其长子意外身亡,政治继承问题凸显,国家治理能力急剧衰减。

    2016年06期 v.45;No.213 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宗教学研究

  • 梁真谛翻译《大乘起信论》的目录学考察——《大乘起信论》翻译新考之二

    杨维中;

    近代以前,中国根本不存在对《大乘起信论》的真正的"怀疑",备受学者所重视的隋代法经《众经目录》将其列入"疑惑"部,"可疑"的是译者,而不是论本身。费长房所记"太清四年"是近代认定《起信论》并非真谛译籍的关键"证据"。在一般的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太清年号只有3年,但《梁书》等史籍中赫然记载了太清四年继续使用的缘由。道宣照抄费长房的记载,但所用"同四年"在现行本中多了"大"字。这很大可能是传抄所误。真谛弟子中,曾经存在过曹毗撰《真谛三藏历》《真谛三藏传》、智敫撰集《真谛三藏翻译历》、僧宗撰《真谛三藏行状》三种真谛翻译记录或传记。费长房对真谛翻译的记录是依据曹毗所撰《真谛三藏历》《真谛三藏传》而作出的。从现有的证据看,曹毗所撰更全面些。综合考虑,费长房记载的太清四年(550)真谛翻译《大乘起信论》有充分依据,所有质疑都是站不住脚的。

    2016年06期 v.45;No.213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以《大乘要道密集》为中心

    袁志伟;

    噶举派大手印法是西夏后期藏传佛教的重要代表,其思想渊源主要是唐代南宗禅思想和西夏禅学思想。西夏大手印法以"本心"("真心")思想为理论核心,以"无念""无住"禅观为主要修行途径,反映出大手印法与唐代禅宗的理论同源、心性论和修行论思想基本一致。以大手印法为重要内容的西夏藏传佛教,在本质上是一种融合汉藏佛学传统的佛教体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开启了元明清时代汉藏佛教的融合,以及党项、吐蕃和汉民族之间的宗教文化认同。

    2016年06期 v.45;No.213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欧盟商标法的改革及意义

    易继明;黄晓稣;

    自1993年正式通过《共同体商标条例》以来,欧盟范围内两种并行的商标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方面是依托《共同体商标条例》所建立起的共同体商标制度,另一方面是通过《协调成员国商标立法指令》调和的各成员国国内商标制度。然而,随着欧盟商标制度的运行,实践中的种种问题逐渐凸显。为了深化欧盟商标制度一体化进程、促使欧盟商标制度更加现代化,经过近10年的改革之路,欧盟最终于2015年12月正式通过了欧盟商标制度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其中涉及两个法律文件:取代原指令的《欧盟第2015/2436号指令》与修订后的《欧盟第2015/2424号条例》。此次商标法改革对主管机构的名称、注册程序、收费标准、涉嫌商标侵权的过境货物、商标保护程度等多个方面都做了重点调整。欧盟作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其商标法改革不仅将对欧盟内部产生影响,对商标的国际保护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值得我国加以关注。

    2016年06期 v.45;No.213 9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0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以物抵债的解释与构建

    王洪亮;

    从司法实践中"以物抵债"约定的问题出发,进行类型化研究,可以发现其中不同的价值内容,区分后形成案例群,进而在案例群中发现代替性构成要件。在制度定位上,以物抵债是消灭旧债的替代方式,旧债是其基础;在构成识别上,基本区分代物清偿契约及其履行,进而明确在债务人不履行情况下,债权人可以就原债权进行清偿;在法律效果上,代物清偿可以消灭债务关系,债权人承担使用与变价替代给付的风险,但不承担瑕疵担保之风险,而瑕疵担保责任的承担仍然要根据旧的债之关系进行处理,在依据瑕疵担保责任解除的情况下,旧有债之关系回复。

    2016年06期 v.45;No.213 106-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8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5 ] |[阅读次数:0 ]
  • 获益损害赔偿制度的中国问题与体系构建

    刘承韪;

    中国法律规范和法治实践已经承认在某些情境下可以通过非法行为人所获得的利益来计算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即所谓获益损害赔偿制度。中国的获益赔偿制度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也产生了相应的法律实践,已经成为实践中对私权进行救助和赔偿的重要制度工具。但遗憾的是,中国获益赔偿制度的法律实践较之法律表达尚严重滞后,不仅没有一个统一的获益赔偿制度的法理基础,而且已有的知识产权法、侵权法、证券法相关规则也因为其替补角色和缺乏操作性的弊端只能流于表面,很少被应用于法律实践,成为形同虚设的、无多少实践价值的制度。要充分发挥中国获益赔偿制度的功能,就需统一该制度的法理基础、建构其富有层次的内部结构体系、强化获益证明的操作性标准,并回归私法的当事人中心主义的本位。

    2016年06期 v.45;No.213 11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法研究

  • 《职业教育法》20年:成就、问题及展望

    陈鹏;薛寒;

    《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颁布至今已有20年发展历程。《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职业教育全面步入法制轨道,奠定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繁荣。但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急剧变革,《职业教育法》工具本位的立法倾向、立法技术不规范、内容缺失、执法不严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因此,加快《职业教育法》修法进程,制定体现权利本位、立法技术规范、内容完整、操作性强的新《职业教育法》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6年06期 v.45;No.213 128-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0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制度性困境及其法律建构

    祁占勇;王君妍;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独特性在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有赖于法律制度的保障。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面临着校企合作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缺乏制度化的校企合作双赢机制、校企合作监督评估机制有待完善、校企技术合作制度不够精细等制度性困境。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性障碍的破解需要构建健全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体系、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双赢机制、完善校企合作监督评估机制、细化校企技术合作制度。

    2016年06期 v.45;No.213 136-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及其法治保障

    李延平;任雪园;

    农村职业教育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地位和基础性作用,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民的培养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成效。但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价值取向式微、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涉农专业数量少且水平低、职业培训流于形式及制度和体制障碍等公共性危机。所以,应以《职业教育法》的修订为契机,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重视学校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涉农专业建设、优化农村职业培训、创新体制机制,将农村职业教育纳入法治轨道。

    2016年06期 v.45;No.213 14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职业院校学生权利保障的法律责任分析

    石连海;

    职业院校学生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依法享有和普通院校学生同等的权利。但职业院校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相应地,学生权利也具有职业院校的特色。随着国家法制化进程的发展和依法治教的不断完善,职业院校学生权利的内容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加强。然而《职业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仍然存在着对职业院校学生权利保障主体责任模糊、救济机制欠缺等问题。应从立法方面强化和保护职业院校学生权利、明确保护主体的法律责任、完善职业院校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等方面着手构建职业院校学生权利保障机制。

    2016年06期 v.45;No.213 152-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语言文字学研究

  • 语言传意视角下典籍注释活动的特质

    杜敏;

    语言传意研究将语言使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打破了语言本体研究静态性、自足性的特点。从语言传意的角度分析古代典籍注释活动,既可为传统训诂学的发展带来活力,又可使语言传意研究拓展到典籍注释传意活动的新领域。典籍注释是注释者运用文字符号所进行的结构更为复杂、传意过程更为独特、传意结果更为多样的语言传意活动。它以文字符号作为历时传意的介质,形成典籍作者、典籍注释者、注本读者三个传意单位,由典籍作者、典籍文本、语言文字、注释者、注释文本、注本读者、语境7个要素组成,经过理解与解释两个过程,形成了信息不断累积的单向传播特征。

    2016年06期 v.45;No.213 159-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名字解诂之原则及方向

    肖晓晖;

    名字解诂应遵守一定的原则。名与字之间的语义关联是名字解诂的前提,没有语义联系的材料不能强作解释;名字解诂应求平实,避迂曲,注重材料和平行证据;出土文献可以给名字解诂提供新材料、新证据和新思路,名字解诂应充分重视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的作用。

    2016年06期 v.45;No.213 16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诗经》称代词训解差异对诗意的影响

    魏启峰;赵小刚;

    汉、宋两代学者对《周南·卷耳》《邶风·雄雉》《郑风·女曰鸡鸣》和《齐风·鸡鸣》等诗中"我""君子"和"子"三个称代词的注解存在差异。之所以形成差异,一是与指代词词性有关。二是注释者受到了《左传》引《诗》的影响,另外还与注释者自身的儒家立场有关。

    2016年06期 v.45;No.213 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隆重举行

    谋子;

    <正>2016年11月6日,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文科学报编辑部及有关社科学术期刊的300多位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教育部社科司田敬诚处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刊司卓宏勇处长、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龙协涛教授应邀出席会议。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蒋重跃、副理事长程郁缀、段忠桥、姚申、朱剑、仲伟民、原祖杰、杜敏、叶娟丽及执行秘书长刘曙光等出席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一)听取全国高等学校

    2016年06期 v.45;No.21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总目录

    <正>~~

    2016年06期 v.45;No.213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科学报编辑赴京与专家、学者座谈

    张艳玲;

    <正>《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首批入选期刊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始终把握学术发展前沿,注重理论探索和创新,及时反映全国学术水平,不断提高期刊的传播力。为进一步提升办刊水平、优化稿源结构,2016年10月10—14日,杜敏主编、蒋万胜副主编以及何菊玲编审、杨军编审、张艳玲编辑一行5人,前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

    2016年06期 v.45;No.213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